焦炭轉鼓機的校準與維護:鼓體變形、篩板磨損影響分析
瀏覽次數:28發布日期:2025-11-25
焦炭轉鼓試驗是評價冶金焦冷態機械強度的核心方法,其結果(M40抗碎強度、M10耐磨強度)直接指導高爐配焦。而轉鼓機本身的精度狀態——尤其是鼓體變形與篩板磨損——會顯著干擾測試數據,必須通過規范校準與維護予以保障。
一、鼓體變形的影響與檢測
鼓體由厚鋼板卷焊而成,長期承受25 kg焦炭以25 r/min旋轉沖擊,易出現:
橢圓度超標(標準要求≤2 mm):導致焦炭滾動軌跡紊亂,碰撞能量分布不均,M40偏高、M10偏低;
端蓋松動或密封不良:細粉泄漏,使M10結果虛低。

校準方法:使用激光測距儀或專用內徑千分尺,在鼓體圓周8點測量直徑,計算較大偏差。若超差,需返廠校圓或更換。
二、篩板磨損對結果的干擾
轉鼓配套的Φ40 mm和Φ10 mm圓孔篩板,長期受焦炭摩擦后:
孔徑擴大(如Φ40變為Φ42):本應篩出的碎焦滯留,導致M40虛高;
孔形變橢圓或邊緣毛刺:阻礙正常篩分,M10重復性差。
維護建議:每完成50次試驗后檢查篩孔尺寸,使用標準量規驗證;篩板壽命一般為200–300次試驗,到期強制更換。
三、其他關鍵維護要點
計數器校準:確保精確轉動100轉(誤差≤±0.5轉),避免因圈數不準引入系統誤差;
鼓內清潔:每次試驗后清除殘留焦粉,防止累積影響下次裝料體積;
水平校正:整機安裝需用水平儀調平,防止偏載加劇鼓體變形。
四、標準化操作建議
依據GB/T 2006或ISO 3271,實驗室應建立轉鼓機年度計量檢定制度,并保留校準記錄供CNAS或CMA評審。
焦炭轉鼓機雖結構簡單,卻是質量判定的“裁判員”。唯有保持其幾何精度與功能完好,才能確保每一組M40/M10數據真實反映焦炭品質,為高爐順行提供可靠依據。